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徐州创新发展未来产业_产品展示 _kaiyuntiyu(中国)官网登录
kaiyuntiyu,公司秉承:生态为本,循环经济,倡导环保,利国利民
电话:+86-0527-80831111

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徐州创新发展未来产业

文章来源:kaiyuntiyu时间:2024-02-26 点击:35

  2月18日,徐州“新春第一会”召开新型工业化暨产业强市推进大会,聚焦打造“343”创新产业集群和“5+X”未来产业体系,扎扎实实做好“四篇文章”,让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立得更牢、扎得更深。

  会议明白准确地提出,全市上下要向集群要规模,向科技要动能,向数字要赋能,向企业要质量,向绿色要效益,汇聚快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非常明显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起的产业。未来产业决定产业未来,今天的未来产业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新兴起的产业、新质生产力。

  去年以来,徐州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的潜在能力,坚持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一体部署,前瞻布局了“5+X”未来产业体系。

  今年,徐州将深入实施未来产业三年行动方案,抓牢技术攻关、中试孵化、场景应用、开放合作等关键环节,积极开辟新赛道、争创新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视前沿科技动向,发挥云龙湖实验室、细胞治疗药物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引领作用,校地企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努力突破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

  新的一年,徐州加速重大创新成果转化,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建立前沿技术中试验证平台,完善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孵化通道,推动创新成果供需对接、落地转化。

  当前,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徐州将积极打造示范应用场景,构建“早期验证—融合试验—综合推广”的场景应用和产业化路径,以场景应用推动技术产品定型、用户群体培育、市场需求拓展,打造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今年,江苏省将开展“产业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攻坚年”行动,支持南京、苏州打造产业科学技术创新中心主承载区,构建环太湖、南京、徐州三大科创圈,推动长三角科学技术创新共同体融合发展。

  近年来,徐州一直着力加快建设“徐州科创圈”,打造区域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国内首颗矿用遥感卫星“矿大南湖号”发射升空、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获批2023年省重点项目及省重大科学技术设施项目、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展开、市政府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徐州在重大科学技术战略、科创平台建设、科学技术创新生态优化等方面同向发力,加快建设“徐州科创圈”,打造区域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努力让科学技术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水平发展的“最大增量”。

  针对徐州科学技术创新中的突出短板,今年,徐州将以建设区域科创中心为引领,实施“徐州科创圈”建设三年行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促进“四链”深层次地融合,扎实推进五大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彭城英才计划20条”实施,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为加快打造“徐州科创圈”,今年,徐州将持续深化淮海经济区10个城市科创共同体建设,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力打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淮海经济区技术交易线上线下平台和科技专家智库,域内科创资源配置逐步优化,基本形成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淮海经济区科创高地。

  作为“徐州科创圈”的重要载体,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从2021年10月正式揭牌,到积极地推进平台建设、项目建设、人才团队建设,广泛开展战略合作,再到成为2022年江苏省重点项目清单中6个重大创新载体之一,云龙湖实验室的建设可谓高歌猛进。

  作为国家唯一一个深部地下工程领域的实验室,云龙湖实验室在钱七虎、谢和平等院士领衔下,正在向地球深部进军,克服一个又一个世界难题。

  云龙湖实验室预期将建成多形态、全空间、多功能的国际一流实验室,集前沿科学研究、交叉联合研究、学术交流、山体+深井地下原位试验基地、产业孵化园区于一体,形成“1总部+3国重+2基地+1园区”的发展格局。

  云龙湖实验室不断汇聚全世界创新资源,滋养淮海创新土壤,必将成为支撑徐州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科技力量,打造成为战略担当之“湖”、产业振兴之“湖”、广集资源之“湖”、体制创新之“湖”。

  在全省“10+X”未来产业体系中,基于未来产业成长性评估、徐州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两个方面,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科学择定徐州未来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提出培育构建“5+X”未来产业体系。

  “5”即氢能与新型储能、深地空间利用、第三代半导体、细胞和基因技术、通用AI5个成长型产业;“X”即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前沿新材料、虚拟现实、生物育种等若干前沿领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同时,重视未来网络、合成生物、量子科技、类人机器人等前沿科技,及时推进细分关键领域成果在徐落地转化,不断丰富拓展未来产业体系。

  如今,在徐州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战略版图之上,半导体光刻胶领域的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12英寸半导体先进制程研发和制造企业中环领先(徐州)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国内柔性印制电路板的领军企业江苏上达半导体有限公司,国内高端电子级多晶硅的标杆江苏鑫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在加速成长,徐州集成电路与ICT 产业在细致划分领域形成竞争实力。

  前沿新材料方面,前几年,我国增材制造材料受国外所控。为了打破国外垄断,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高端金属粉末市场,以“小而美、高精尖”的价值导向,主攻模具钢、高温合金和铝合金粉末,硬是啃下了增材制造金属粉末这块硬骨头,拿下了《增材制造用高熵合金粉》等国家标准17项、行业标准13项,突破了高温合金粉末的西方技术壁垒,解决了关键粉末的“卡脖子”难题。

  去年12月8日,省发改委牵头发布《徐州市新型能源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0年)》。规划指出,徐州新型能源体系将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重要依托,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重构清洁低碳的能源消费体系,建设灵活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完善智慧创新的能源管理体系,打造面向未来的能源产业体系。

  徐矿集团牵头组建的江苏省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面向国家“双碳”目标的重大战略,深度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以期实现低碳甚至零碳排放。该工程中心正在围绕国家及江苏省战略需求,有明确的目的性地研究煤高效清洁燃烧、煤炭开采碳排放控制技术、碳捕集技术等关键技术,助力我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徐州拥有超过400多万千瓦的新能源装机,需要储能来平衡电网。2024年是真正意义上的储能元年,徐州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恰逢其时,更时不我待。协鑫集团在徐州做好硅基新材料的同时,正在发力储能领域,助力徐州提升绿电消纳比例。

  为突出科学技术创新策源,今年徐州将重点支持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等高校科学设立未来技术学院、学科,面向产业实际应用需求,自主开展未来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探索建设“应用基础研究特区”。

  围绕氢能与新型储能、第三代半导体、深地空间利用、细胞和基因技术、通用AI等领域,今年,徐州将建设一批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和质量(工艺)验证平台,提升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技术熟化、工程化放大、原型制造、可靠性验证等服务能力。

  为加快推动产业强企育链,新的一年,徐州将围绕“5+X”未来产业领域,突出重点项目靶向招引,定期遴选和推进未来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未来产业“链主”企业,支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地率先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促进未来产业技术创新、孵化、应用全链条发展,建立“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产业培育链路,创新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记者 王正喜)